跟时下的畅销书相比,《奥运官方电影史》是一本学术性经典著作。没有俏皮的文字,没有花哨的图片,但她有的是扎扎实实的研究和取证,她是许多专家学者的智慧结晶。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里说,这是一部关于奥运官方电影的百科全书式的论著,填补了国内体育电影研究领域的的一项空白。
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总导演顾筠说,这本书揭示了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这些故事将与经典奥运影像一样永恒!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易剑东说,希望本书能引领读者巡礼百年奥运的沧桑旅程…
撰写《奥运官方电影史》的想法催生于十年前
作为这本书的两位作者之一的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贺幸辉老师说,自己从北师大纪录片专业毕业后,将近十年的积淀和研究,在各方专家和老师的帮助和推动下,才和自己的学生、目前在中央电视台新影纪录片团队的徐洁勤一道完成了这部心血之作。
之所以萌生了写这部《奥运官方电影史》不是突发奇想,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在要拍摄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的大背景下,催生的一部官方学术的书籍。
贺幸辉(右一)、徐洁勤与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联盟主席弗兰克·阿斯卡尼合影
十年前,很少有人能清晰明了地解释清何为“体育官方电影”这个模糊的概念。那时,对奥运会还只是停留在热盼阶段的人们,更别提对“奥运官方电影”的了解了。
要拍摄奥运官方电影,要先有导演这个“总舵手”,顾筠接到重任,开始了和他的团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路。体育电影周的电视论坛活动前,当时还是北体大教授的易剑东推荐了刚分配到北体大任教的贺幸辉去参加,没想到,机缘巧合下,一次极具意义的尝试开始了。
过去十年,这本书的诞生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是有关“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究竟是什么,要怎么拍”的探讨;
第二个阶段的研究更为深入。贺幸辉老师在北体大带着自己的学生一步步推进学术性基础工作的进展,而从北体大毕业考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徐洁勤也扎在了电影资料馆,翻阅着有关记载着奥运官方纪录片的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在此期间,贺幸辉老师完成的奥林匹克的博士论文也奠定了这本书很扎实的资料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贺幸辉与弗兰克·阿斯卡尼,及索契冬奥会官方电影《五环世界》导演谢尔盖·米罗什尼琴科、冬残奥官方电影《运动精神》导演索菲亚·格韦勒在一起
进入第三个阶段要追溯到两年前,北体大正好有一个有关“奥运官方电影”的课题。对此很感兴趣的贺幸辉老师带着徐洁勤要将奥运官方电影的研究进行到底,也正式催生了这部书的诞生。
第三阶段,进入到书籍撰写过程,这其中,奥促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贺幸辉老师回忆道,“我们从奥促会拿到很多奥运官方纪录电影的第一手资料,包括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奥运会,这为我们继续研究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纪录电影提供了很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再加上十年的积淀才最终促成了这项有前沿性的研究。”
编撰过程遭遇多重挑战
贺幸辉老师讲到,要想将“奥运官方电影“这个庞大芜杂的话题研究透彻,不是说坐在那儿凭空想象就能下笔成书。这其中的挑战性常人难以想象得到:
首先,要有足够的片源,通过看大量的历届奥运官方电影的影像资料,才能对其有足够的认识。
其次,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研究。只懂影像不行,因为还需要懂得影像背后的文化;只懂体育也不行,因为影像是一种介质,是对现实的折射,有很多东西加入其中。这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复杂背景给研究的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贺幸辉、徐洁勤、单万里与弗兰克·阿斯卡尼
第三,还必须有创作实践。没有创作实践,写出的书可能就会跟官方电影脱节。毕竟,官方电影不是一个小型团队就能拍摄完成的,要100到200人一个庞大的拍摄团队来完成。徐洁勤毕业后加入到顾筠团队,跟着他学习到了很丰富的创作经验。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成就了这本书。
当然,光看大量的映像资料也远远不够,贺幸辉老师表示,除了影像资料之外,“很多外籍的一手资料”也发光发热,让这个庞大课题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奥运会的官方报告(official report)对1984年之前的奥运会官方电影有非常详细的记录,其次,大量的国际奥委会第一手的文献,包括奥林匹克宪章,奥运会很多的手册,包括媒体手册和拍摄手册等等,这些一手资料也成为我们研究的基础,否则研究就是无中生有。”
看过大量的国外文献后,贺幸辉老师发现奥运官方电影的研究必须要跟社会视角结合在一块,社会视角包括种族、民族和社会认同这些更偏向社会学的视角。这些也是《奥运官方电影史》的第三部分涉及的内容,而国际视野和学术视野给贺幸辉在整个研究中也触动很大。
《奥运官方电影史》意义重大
完成这本《奥运官方电影史》,贺幸辉和徐洁勤希望能为日后的人们继续探讨奥运官方电影“留下一些证据和资料”,发挥它的文献价值。
贺幸辉老师说,希望通过这本书让大家从更广阔、更多元而不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角度去看待奥林匹克的价值;让国人对奥林匹克的理解相比于2008年有一个不太一样的理解。希望通过这本书未来的学生知道,官方电影的产生的全过程,而不是还停留在想象阶段。
为人师,贺幸辉时刻不忘自己的本职。她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告诉她的学生们,中国体育文化的积累和映像资料的积累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只有不断的整理研究和传承,才能为未来的人们提供更多可参考和借鉴的文献。
《奥运官方电影史》亮相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
出现在2017年北京体育国际电影周研讨会的贺幸辉和徐洁勤也很感谢电影周这个平台。正是通过这个平台,才让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嘉宾更了解这本书背后不为人知的辛苦,才让更多人通过阅读这本书,更加了解奥林匹克官方电影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毕竟,奥组委既然很重视奥林匹克官方电影,就说明它记录的可能就不仅是运动成绩,更重要的是它记录的是全球社会整个的发展。
从十年前到如今,贺幸辉老师也见证了北京体育国际电影周的成长和蜕变。在她眼里,现在的电影周有了明显的成长。
十年成长,贺幸辉老师也深有感触,第一,在她眼里,“原来这个圈子特别特别小,大家关注的特别特别少。最近这几年,这个圈子变得一点点大了,尤其是冬奥会的到来,电影周对社会资源的吸纳能力更强。”
其次,电影周变得越来越专业化。贺幸辉老师对比道,“以前可能是就是个社会活动,放个片儿,大家看完就完了。现在越来越注重学术研究,注重在高校和社区的传播,更加定位于服务于社会的文化机构了。变得越来越专业,工作越来越细。”
还有一点变化,也是贺幸辉老师和徐洁勤共同的感触,那就是“越来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国际面孔出现在电影周,包括咱们跟米兰体育电影周的合作,还试图把他们的总决赛拿到北京来办。”贺幸辉老师说道。而徐洁勤通过跟索契索契冬奥会官方电影《五环世界》导演谢尔盖·米罗施尼琴科聊天采访中也希望,未来电影周能继续邀请更多的体育官方电影的大咖和专家汇集于此,探讨他们共同的追求。
《奥运官方电影史》的面世显然只是对中国体育文化有追求的人士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开幕仪式上,贺幸辉向北京冬奥组委宣传推广部副部长徐济成赠书
贺幸辉老师说,她在之后的教学育人过程中,还会把教学和参加社会活动相结合,把有意义的社会活动转化为资源。她还举了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电影周这个社会平台,很多导演和专家给了我们的支持。这个项目也带出了不少于20篇的论文。有十多人参与到这个项目做大量数据研究工作,这是我理想中的大学中的方式。”
徐洁勤表示,自己在未来还会跟着顾筠导演的团队长线拍摄一些有关冬奥题材的影像,用自己的方式为2022年冬奥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路漫漫其修远兮,贺幸辉、徐洁勤和更多有志于研究奥林匹克官方电影的各路人士还将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为中国体育文化继续求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