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印迹》:奥运的精华在殿堂,生命力在街头巷尾

来源:  时间:  2020-09-21

影片介绍:

《五环印迹》详实记录了五个被奥运影响的普通人的人生印迹,这当中有建筑师、运动员、小学生、工人和艺术家,他们从不同侧面书写着各自的奥运故事,反映出全民参与奥运的激情和执着。

微信图片_20200921110838


《五环印迹》是本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中,由新华社选送的新中国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40周年系列专题中的三部短片之一。近日,记者联系了该部短片的监制沈楠老师,向她了解了短片创作背后的故事。

 

记者:拍摄有关奥运会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影片,角度有很多种选择,您们团队当时为何选取《五环印迹》的主题角度,有什么故事吗?

沈楠:因为去年是新中国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权利40周年,这个时期中国体育事业发展波澜壮阔,现在又在筹办2022年冬奥会,我们做这个选题,首先是基于这些客观情况,认为在此时做一个节点性的记录是有意义的。而且,在回溯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更清楚自己站在什么位置上,要往哪里去。

整个系列专题分为三部分,一个是核心视角,即我们比较熟悉的竞技体育和三次申奥的历程;一个是外部视角,讲述萨马兰奇三代人与中国的交往故事;而《五环印迹》是着墨最多的一部分。它的英文片名是“Beyond the Rings”,直译就是在“五环之外”。

我们想通过一种平视视角,去表现奥运触角深入了到中国社会的很多层面,它改变了不少原本跟体育无关的人的生活轨迹,产生了超过狭义奥运范畴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个想法最初来源于我们这些体育记者的自身经历,其实我们也是那些被奥运改变人生的人。这种宏大叙事之外的余音,是朴素动人的,而它又恰恰能印证奥运的社会价值。

 

记者:《五环印迹》讲述了中国与奥林匹克40年的故事,时间跨度非常长,要在20多分钟里将40年的渊源说清楚、讲深刻,并不容易。您认为在影片的拍摄制作中,哪个方面最困难?

沈楠:确实非常难,我感觉最难的是从普通人的日常去看全局。我们希望它是建构在重大事件这条核心线索之上,并始终被牵引着的。但日常却是琐碎的,戏剧性的时刻也都已过去,我们的制作周期又很紧张,时长也有限制,所以不得不割舍一些有意思、能表现人物个性但离主题稍远的细节。

 

记者:影片选择了建筑师、运动员、小学生、工人、艺术家这五种不同身份的人,来讲述普通人与五环的故事。职业分类众多,为何选择的是这五种职业呢?有什么故事或象征寓意吗?

沈楠:选这几个人,首先还是基于他们和奥运产生了关联。一名建筑师,成为奥运场馆设计师甚至申奥陈述人;一名小学生,因为冰雪热练了滑冰,而成为冬奥宣传活动主角;一名工人,因为那个年代的氛围和自身的执着热爱,成为奥运文化推广人;一名艺术家,因为在跨文化交流上的优势,而成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桥梁进而成为体育雕塑者;一名运动员,因为时代的契机和自身努力成功转型。

除了职业不同,他们其实代表着不同的时代背景。除了申奥陈述人杨扬之外,他们本身的身份与奥运无关,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卷入其中,彼此之间又有或虚或实的勾连。

为什么选他们呢?举两个例子:小学生代表着未来,是我们确定要找的一类,但是找谁最合适,这个问题确实令人头疼。片中的马仲缘,其实是我们偶然看到北京冬奥会倒计时快闪活动的视频,她和杨扬在同一场活动里,才确定选她。

再比如,艺术家或者说雕塑家,是我们原本希望放进去的,因为艺术本身就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一部分,而雕塑艺术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就是运动美感和运动精神的载体。到现代,奥林匹克雕塑内涵更加丰富多元,往往成为奥运城市的重要景观。而选择袁熙坤老师,一是因为他与老萨马兰奇的渊源,二是因为他的顾拜旦坐像雕塑,恰好能让我们一步跨到国际奥委会瑞士总部。

 

记者:制作团队想通过这部影片,给观众带来什么?

沈楠:近十几年间,中国和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中国人对奥运的感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当然这是很自然的;伴随着北京联合张家口申办和筹办冬奥会的过程,民间有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是:奥运跟我有关系吗?

我们拍摄这部短片,一方面是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想传达我们的价值取向,即“奥运必须与大众关联,必须往下扎根,它的精华在殿堂里,但是它的生命力在街头巷尾。”

 

记者:您认为《五环印记》能脱颖而出,成为被推荐参加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全球总决赛影片之一,最大的原因是什么?或者说,作为监制,您认为这部片子什么最打动评委?

沈楠:我猜测可能是因为这部短片的角度,我们用“破圈”的故事,来讲奥运这个“圈子”,就好比表现一个人内力深厚,不是盯着他拍,而是拍他一掌下去,八丈外的湖面起了涟漪。

(揭明玥 整理)